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麻子仁丸rdquo方义
TUhjnbcbe - 2021/9/28 3:18:00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麻子仁丸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趺阳脉”属土,它是评价人体“胃气”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该患者此脉见“浮而涩”,且症见“大便硬,小便数”,脉证结合,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大便硬”且并“脉浮”此为“胃气强”,也就是胃气暂时亢盛的意思,而“小便数”并见“脉涩”,说明胃中津液不足,这也可能就是造成“胃气强”的主要原因,打个比方脾胃好比一对夫妇,应该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夫妻关系才能和谐,婚姻才能稳定,而如果女性不够温柔(缺乏阴柔之性),那么肯定不能正常吸引男性,所以男性(属阳)可能就不安分了!另外,我们知道小便是评价体内“津液”状态的重要指标,“小便数”说明患者体内的津液从小便大量排出,而“胃中”的津液肯定就会相对不足,脾没有更多的津液输送给胃,就造成了大便干燥难下,仲景把这个过程叫作“脾约”!那该怎么治疗呢?仲景用“麻子仁丸”旨在“标本同治”,“麻子仁”性滋润,配合“杏仁”可以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而“芍药、枳实”是个很经典的“药对”,我们在很多方子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存在,比如“四逆散”、“枳实芍药散”、“大柴胡汤”等等,其中“芍药”可以“逐血痹”(类似活血化瘀),“枳实”可以“行气滞”,二者共用通利之功大矣,再加“大*”以“推陈致新”,“厚朴”以“行滞消胀”,故脾约得解,胃燥得润,大便则通也!(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诊病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切不可身试药!)

仁心仁术

支持原创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麻子仁丸rdquo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