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孔孟之乡
礼义之邦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今天,给母亲烧四期纸
作者:李木生
娘,今天我们回老家给您烧四期纸。知道您还没有走远,早早地起来先给您说会话——娘达观于生死,不忌讳,敢面对,还记得您今年说过的话:“我都活到九十了,活一天就是赚一天。”大年三十,您拿着父亲的遗照,半真半假地点哒着说:“你怪好,你怪好,一个人到那边图清静去了。”说得我们都笑了,我还悄悄地给爱兰叽咕:“咱娘在给咱大大撒娇吧?”冥冥之中,各人知道各人的归程。娘走的前几天就做过一个梦,说是“梦见您大大来接我”,我们却只是宽您的心,说是娘想俺大大了。怎么能够不想?大大在时,两片夕阳融在一起,从朝霞到晚霞,来回地织个不休,有滋有味,哪个儿女也代替不了。逢年过节,既周吴郑王,又新脉迭起,二老就是一大家子的福根。父亲走了,您只有回忆填充漫长的时日,再是节日,甚至春节,也没有了往日的隆重与热烈。冷清里,父亲的形象与父亲在时日子,也就越加珍贵。娘,大大走后的五年里,您其实是寂寞的,而您的寂寞——儿女们或者没能觉察,或者不去觉察,只任您一个人咀嚼寂寞。各有各的事情,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像父亲一样地陪您说话、陪您细数光阴。父亲在,你们即使不说话,只要待在一起,就是充实的日子,就有依靠与温暖、闲适与安详自然地升发与存在。五弟门厅的两盆绿萝最旺,那是您于寂单里常常洒上点水的结果。没时没落里,与绿萝相对,新叶嫩芽的伸展,会让您朦胧地联想起子孙们的蓬勃与生发吧?门厅沙发北头那是您长坐度时的地方,静悄的时光,曾在此与您一起消磨。那个因您长坐而凹陷的窝,现在当已升平了吧?去年,您还能于晴天阳大的下午,慢慢地坐了电梯,从23楼下来,一步步走到10号楼东头体育锻炼的场地上,坐上一两个小时晒晒太阳。老远地喊声“娘”,紧趋到您跟前说阵子话,那是多么心坦神怡的时刻。今年,您的腿明显的劲弱发软,下楼的次数也就越来越稀了,只在楼上一个人于向阳的沙发处承晒承晒。劝您拄一下拐杖,您总也不听,说拄上个棍不好看。就见您手里拿个小板凳,缓缓地走出楼来,努力地走稳。不大的小台阶,您也会放下小板凳拄一下才能上来。有一次您竟歪倒在台阶下,是一个邻居将您扶起,让我对方圆的邻居常怀感激。其实,我该有更多的时间陪您说话,却以看书写作的理由疏少了,真是该打。人到老来,都会孤独的吧?但是,娘,您又是幸福的,实实在在的幸福。光是重孙辈就已经葱茏的一大片,更有父亲对于您的爱,在六十多年的陪伴里越积越厚。娘欣赏父亲有文化又细腻温和,父亲看重娘的旷达通理,两个人将老李家的这一支领导得兴旺发达——娘的心上有着充实而又自豪的满足。老父亲不到七十便患上癌症,却健康地度过了94年的人生,这其中娘的功劳最大。娘的心廓廊大,又刚强盛事,社会的风雨,家庭的艰难,繁多的人情世事,有娘的从容,父亲也就归于心平气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娘来到我们家抚养我们兄弟姊妹,实属万难。失夫之痛,还要抛下只比我大一岁的二姐。饥馑还没过去,数张口等着吃饭,真是捉襟见肘,何况刚刚失去母亲的我们并不配合(甚至还有着隐隐的敌意)。不怕难的娘,忍气吞声里,一点点就感染了我们,也让我们一天天地重新得到了母亲的温暖,等到娘生下小妹与五弟,这个家也就渐渐地有了圆满。还记得我在化雨上小学,娘与父亲去接我,给我说:“回家吧,现在能吃饱了。”那年头,就靠娘在队里挣点工分分些口粮。现在回想起娘唱的那个个顺口溜,也让我又回到了那个年代:“爹拉犁子娘拉耙,奶奶跟着打坷垃,小孩子跟着喊妈妈。你喊啥,你喊啥,没有工分指望啥?”当然,一大家子人,全靠了父亲的那点工资,娘却从来都支持父亲对爷爷、姑姑、小叔的照顾。何况娘是个嘹亮的人,上孝下慈中,也就在家族与全村建立起威信。娘,送您走的那天,全村老少爷们都来辞别的情景,您当会一一都感知到了。我给爱兰说:“咱娘真厉害,能受大罪能享大福,就连走都干脆得非同寻常。”那天中午,娘往冰柜里存放妹妹小莉煎好的槐花坨饼,没有任何痛苦地盖好冰柜就走了。自己不受一丝病痛的折磨,也不让儿女侍候受累,这是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分。您突然走,五弟竟突然到。他平时很少上班中途回家,可那天就是仙差神使般让他陪娘最后的时刻。五弟电话给我,说咱娘病得不轻,我赶到,娘已走。“娘,娘,娘……”,我连声地呼唤着您。您一定都听见了,您是那样的平静与安详。我知道,您是想念父亲了,非要去看他陪他了。还记得父亲走时,入葬的地点有了点争议。父亲生前确实说过最后想进李家老林,可是我的母亲去世后是埋在咱家的老园子里。要是父亲进老林,就要动先前母亲的尸骨,两个哥哥与大姐四弟又会伤心得很。我去到娘的跟前,让娘拍板,娘犹豫了一会,还是坚定地说:“老林已经坟摞坟,很难找个静缅的地方,主要是惊动了俺的那个姐姐也不好,就把您大大与您娘埋在一起吧,将来我也去陪他们俩。”娘,烧纸的车已经发动了,五弟他们在等,我回来再给您说话吧。烧纸回来,再接着与娘啦呱吧——坟上的柳木哀杖,有七根已经发芽,就要长成柳树了,就如我们对您的思念。烧纸的时候与送您的时候,就属小莉妹妹哭得哀痛。从吉祥小区到方圆小区,这些年,妹妹疼你最多最细,总是将可口的饭给您做好送到脸前头,每回洗澡也是妹妹精心帮护。“娘来,你走了俺可就没娘了,再做好了饭让俺往哪里送啊……”——妹妹的哭诉最让人酸,哭倒在地的妹妹几个人都拉不起来。我与妹妹不同,只是与您轻轻地说话:“娘,安心地去陪父亲吧,他也想您了,只是您仨一定要团结,千万别疙气。我的母亲不会打牌,娘,您就耐心地教教她,三个人一起打牌倒也不孬。我的母亲是小脚,下雨走路请您劝她小心或者扶上一把。还有,娘来,您也给他俩捎个信,在美国的孙子李伟与孙女慧泉、以及四个重孙子重孙女都安全向上、健康成长。”娘是继母,却是亲娘。敬抒小文,以誌母子一场。写于年5月22日的黎明与夜晚作者简介:
李木生,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高级编辑。年生于山东济宁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出版诗集《翠谷》、传记《布衣孔子》、散文集《乔木森森》等。散文集《午夜的阳光》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散文《微山湖上静悄悄》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散文《唐朝,那朵自由之花》获中国散文协会冰心散文奖,作品入选全国各种选刊、选本、大中小学读本及初、高中试卷。
相关阅读
荒湖
邓丽君给我们留下的时光
胡振金散文集序
孔林的名人墓冢
我的朋友冯石头
夹在北宋南宋之间的这个女子
简说阎纲
怀念刘茵老师
棉花三人行
胧月
囚之光
曲阜三题
安山寺前古银杏
渔鼓父女
雪是不老的情人
澡雪精神——新年寄语
鲁迅,越人的血脉及其他
孔子形象素描
日照的地方
我的一个年轻的朋友走了
老公系列
我认识的李木生
听李木生讲《写作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力》
赖非之趣
妙笔生磁
齐长城:将历史与文化融进山川
郁达夫的这本小书
鲁迅之死
《陈中远诗选》序
变化与发现
法国的这三个人
妙响涤尘
尼山的那声啼哭
鱼·鱼鹰·鹰帮
感动
俺是一棵老柳
迟云诗集《纵情怀为马》序
小路的哲学
伊卡洛斯的翅膀
邵公燕祥走时品其书
老四婶
遥远的*旅
我与菩萨屡屡相遇
茶味儿
艾伟德的九个镜头
想念两位教授的时刻
小熊维尼的可爱
蒙台梭利的光芒
绝望
王铎与《汴京南楼》
小花儿
城市的风筝
卖书记
上苍惠顾的这位战友走了
那棵竹子回来了
一棵新竹的被害
许倬云笔下的领袖与组织
崖柏先生
小湖边的娜嘉
走出黑暗与索尔之子
济宁有张强
孝子郑红旗
月光书:中国的月亮
孔瑞芝
朱顶红
深巷明朝卖杏花
丁香
红海棠
老梨新花
三读《磨坊书简》
《湖上书》序
汪曾祺:“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
孔子的这段话
阳光·杯子·茶
阳光书
雪融的时刻
我的兄弟在日本
墨兰花语
答《山东青年报》记者刘文玉问
达摩缘
貼春聯
想起那个失红的女子
微山湖上静悄悄
《曼德尔施塔姆夫人回忆录》进家记
雪纷纷
梅花小传
茶知己
梦中
冬荷之死
*的白杨
女儿的爸爸
重读鲁迅小说集《彷徨》
同学新月
鲁迅的吸烟与戒烟
一棵胡杨的追溯
秋踪寂寂
我给一个中国汉字泡了一壶热茶
世纪绝唱汪曾祺
雪芳的翠鸟及其他
胡适的体贴
由杂文作者在青岛相聚所想到的
遗石之音
清心照日月——记一洗堂主程宝源
重新翻阅鲁迅的著作《坟》
再读《水浒传》
有点爱上了丁石孙
从社会寄生虫到诺贝尔文学奖
什么样的文字寿命长
水性杨花
楼适夷·《罗生门》
风雨情怀——姜葆夫教授《歌风集》代序
冰心玉壶——姜葆夫教授《望湖集》序
新月诗人离世时的新月
孔子最后的月光
己亥中秋的月亮
诗的清流--读《壹拾年代:青岛-诗选》
《关雎》与《隰桑》中的有机爱情
聂绀弩为什么喜欢鲁智深?
知青小镇
飞机上瞎想
我与草原沒有约定
近些日子在读几位作家的书
学人司传平
翻到《西厢记》
爷爷的沙锅炖鱼
乔羽歌词研讨会拾零
乔羽的平民做派与他笔下的女性世界
死了
胡适说郭沫若
为山大“学伴”一辩
刘烨园的告别
被误读的“雅歌”
为胡适与鲁迅写序的蔡元培
被露水打湿的月亮
八福之八
做个方圆好邻居
《我家就在校园住》序
《摇曳的蜡炬》前言
回望羊山战役
新生的时候
高发奎散文集《望云》序
读书像什么?
《女人在苦难里》后记
范仲淹最有价值的名句
张圣时的人生片断
*宗羲的学校论
读向秀《思旧赋》难抑悲伤
战友
鲁迅诗中的月亮
六月雪
聂志泉与他的《微山湖记忆》
王树理《临清传》的文化冲击力
先声
红伞之下
方圆的苦菜花开了
由知性美女被逼成泼妇所想到的
王小波的尊严论
斧锯何关天下计
《流苏斋诗草》序
逆旅寄客
*打墙
王明珂与他的《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这本《龚自珍诗文选注》
李福林的兰花
老聃的有些话并不准确
天地苍茫吾心葳蕤
熬鹰
一本书睡着了四十年
由赵家捷评春晚说开去
蒸……
《西游记》中的这处败笔
缺了孔孚不行
陈佩斯的轻蔑
一片红霞映夕阳
去香积寺拜佛的赵正永
德国的四句谚语
小麻雀,大英雄
闲说散文
给苏萍老师的一封信
天堂的天
天堂的山
天堂的水
《寻找那把丢失的钥匙》前言
这群书入柜之前
马嵬驿的贵妃
邵燕祥的打油诗及范滂这个人
范冰冰的符号意义
《生命若弦》序
遇到你是我的福分
《儒医刘学宽传》序
卡夫卡、《城堡》、我们
忘不了的萧红
苦难后的安详
两个男子汉在海边过的幸福日子
爱,是大海一样的忘我
遇佛记
悄悄地想念雷达
人性的光辉
王鼎钧的众生情怀
自由的小王子与鲁迅呐喊一百年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饱满
海边的瞬间
书秀
邹城印象
范师林
人味晏子
蓼沟河畔,一树梧桐的落叶
莱克星顿的秋色
浮来山上
难忘固原
夜读拾零
同舟之书
铭记孟母
无梦张中晓
我请鲁迅当老师
我在美国找书看
《捡回的记忆》序
醒在乡野间的百年书缘
爱与憎——再读《简·爱》
在济宁“相遇”的李白与孔子
人之歌——重读司马迁《史记》
济宁文学济宁文学原创作品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