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灵*却对你沉迷
//壹//
在南京,
到处洒落着历史文明的碎片。
//贰//
有一种树,
看到了,就想起了一座城。
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
//叁//
我想问问你:哪一刻,你被自己所在的城市打动了?不论你身在异乡还是待在老家,我想借这个机会,邀请你认真地想一想、看一看你所在的这座城,告诉我它的可爱之处。这很重要:就算没有钱没有爱,有一座你爱的城市,生活的幸福感一定会更高。回想那些城市打动你的瞬间很重要。当一个城市在某一点上,让你切身感受到它真的很好、很可爱、很厉害,你可能会对这里的生活又多了一点动力和信心。爱上一座城的理由很多。比如一段特别的经历,或者一个特别的人。但不管经历多么难忘,与人的感情多么热烈,我们最终会在一座城市步入平淡的生活,与这个城市本身建立关系。通常在结束一天的忙碌,我会走上街头去看看夜晚的城市。南京的巷子数不胜数,在很多人看来,它们都稍稍是破旧或嘈杂的,会让人沮丧。但在路上,我都能在目光所及的地方,看到一座城市最美的样子。夏天傍晚,风吹来青草的味道,太阳还不肯回家,几点星光已经遥遥在望,胡同口邻居们的笑语声隐约传来,挽手的情侣,或下班赶回家的人,随着世界准时进入浪漫时间。城市的日常经常治愈我,并给我力量。或许是我看到了南京这座老城重新焕发的生机与活力。//肆//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这金秋十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这段话能忘吗?当然忘不掉。去年偶然走到了白下路,我的三中真好看呀!想到了那几年夏天,教室上方风扇吱吱呀呀的转着,风中藏着栀子花的味道,英语老师(Ms.KingdomBlue)在黑板上写满了语法时态,同学们耷拉着脑袋记着笔记,而我伴着英语老师的声音悄悄进入梦乡。那时候夏天才叫夏天呢,窗外的风吹动叶子,带来炎热又清新的味道。漫长的暑假,蝉声里追电视剧,穿堂风中吃西瓜,跟最好的朋友约去外面玩,然后带着盛夏的味道回家。而长大以后的七八月,只能叫“南京那些天很热的日子”。十年后你若听见有人在说这些奇怪的语言十年后你若看见满街还是五年模拟三年高考从一楼到四楼的距离原来只有三年瞥见白色的校服还会以为是我认识的谁谁都忘记谁的名字但记得白下路的日子//伍//
初见你时你给我你的心,里面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再见你时你给我你的话,说不出的是炽烈的火夏。三次见你你给我你的手,里面藏着个叶落的深秋。最后见你是我做的短梦,梦里有你还有一群冬风。//陆//
南京
没有一只鸭子能游过长江
关于南京人吃鸭子的方法,可以组成一本“鸭子的种死法大合集”,南京城大抵就是在鸭子堆上建立起来的。每个南京人懂事后都要养一只鸭子,跟着一起上学、一起搬砖、一起成长。等到成年的那天,就被要求杀掉这只鸭子。吃掉它才算真正地成长。早上起来吃个鸭油烧饼,或者来一碗鸭血馄饨,中午在卤味店排队,zan四分之一烤鸭回去配一碗老卤面。晚上想喝点稀的,滑溜溜好下肚的鸭血粉丝汤是一选;配了盐水鸭的热稀饭也能成就完美的一餐。如果这是真的,我一定能想象出来吃掉那只鸭子时的心情,极其难过,然后……还蛮好吃的。在南京,买鸭子也是一门学问。“老板,四分之一烤鸭,前脯。搭个头,软边。”是鸭界黑话,说出口就可以享受身后的赞叹目光。因为南京烤鸭一般是去掉鸭头和颈子后,从胸部开始分成两半,带脆骨的那半被叫作软边。半只鸭子还被切成了前脯和后座,一般默认要前脯就搭颈子,要后座就给鸭头。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喜欢鸭颈子,所以前脯带头成了南京大吃家的象征。嗯,不如今晚zan只鸭子恰恰叭~//柒//
很多年前,作家亦舒书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大意是:我如果得不到很多爱,那么宁可要很多钱。你偶尔也会在城市里感到生活不容易,不管你在哪所城市。是什么东西让你不愿离开,哪怕忍受些辛苦也要继续生活下去?我们可能会说,是爱,是友谊,是梦想。但最后你会发现,我们在城市里的安全感,往往总与一些东西有关:有阳台的房间,陌生人递来的一根烟,一支可以随时冲到洗手间涂抹的口红,一副昂贵的耳机,楼下的一家甜品店。我很早就发现,我们是靠着一些可以抓住的有形的东西,来维系、保护自己无形的梦想。在城市热闹的背后,是漂泊者的迷茫和孤独。而找到归属感,是每一个在城市打拼的人的心愿。归属感来自于你对一个地方的生活的热爱。疫情之后,关在家一两个月的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生活、工作了多年的城市。以前忽略的生活细节,现在一看,真的都在闪闪发光。所以,城市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细节,往往是你在这里继续前行的动力。//捌//
带眼睛去看海、看雨
看黑夜里的月亮与星甚至连巷口的梧桐树也不放过一朵花就算枯萎也尽收眼底于是我的灵*便重新苏醒
//玖//
//
你是入秋后的一束欣喜如在空气中浮动的梧桐叶或缓或急随风所动蘸着细雨般的薄雾一同走进我的心里
前两天搞了个抽奖,送出去的是我拍的一些南京的瞬间。收到明信片的朋友说,“这是我记忆中的南京。”或者,“下次我也要将我的城市拍给你看。”
听到大家的话,我好开心呀。美好的生活里,还有很多美好的人。真好。
我不算是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却是在南京长大。由于我社恐属性,活动范围仅限于下马坊-新街口这个区域。所以,对南京还处于一知半解。
南京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呢?在享受江南的春秋盛景之外,还要忍受漫长的梅雨季后闷热的夏天,还有缺少暖气的屋子里冷彻骨的冬日。听起来,好像有点不适宜居住,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南京最美的大概是梧桐树,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几十年的大树,往往两人才能合抱它的主干。灰白色的树皮,有点石化的感觉,更显古风。在一人多高的地方赫然岔开,直指苍穹。整棵树像一把大伞,两侧的树向中间长,刚好在天空中环抱在一起,带给树下的人一地的阴凉。阳光透过枝杈照下来,投影出满地的斑驳。
颐和路,中山南路,中山北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这些老城中的主要街道两侧,都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搭配着随处可见的民国建筑,构成了一幅幅经典的画面。
关于南京种植“法国梧桐”的由头,传说很多种,其中最浪漫的就是:当年宋美龄特别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爱妻心切,特意从法国引进两万棵梧桐树种当做礼物送给妻子,从美龄宫一路种到中山北路,像一串宝石项链。这美好的传说为梧桐更增添了几分韵味。
无论冬夏,为南京这座城市破晓的,不是日头,而是大地卑微的生灵。当晨曦还在天幕的化妆间,为着用什么颜色涂抹早晨的脸而踌躇的时刻,凝结了夜晚精华的朝露,就在秦淮河畔翠绿的叶脉上,静待旭日照彻心房。
城市的魅力在于自然和人文的碰撞,在于不同职业、不同境遇的人的相遇,在于看似单调但充满活力的柴米油盐下的生活。
南京著名作家叶兆言,和苏童、余华一起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写过一本书,名字叫《无用的美好》,展现了非常南京的生活理念。
对于“无用”之事,他无疑体悟很深:
“生活的馈赠,往往来自无关功利的付出。‘美好’固然‘无用’,却有扛起人生的力量。”“我们常常对现实力不从心,幸好还有那些无用的美好,宽息每一个人。”
如果你疲惫焦虑,用力生活却仍然觉得不快乐,我想劝你适当做些没用的事。比如读一本小说,发一会儿呆,抄写一段你喜欢的诗句或歌词……把你的时间花在一件跟利益和成果不太相干的事情上。
去感受这个过程中你得到的放松和快乐,它反而会给你补充生活的能量,给自己一次喘息的机会。
人生哪有标准答案,选择任何一种你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还是那句话:人间不值得,但你很值得。
每一个「在看」的你,可以喜欢你的生活。
☆☆☆
哪个瞬间,你所在的城市打动了你?来跟我聊一聊吧,顺祝你今天愉快。TheEnd.MissFarewell路過人間,無非一瞬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