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打脾寒"或"瘴气",是由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由蚊子传播,多在夏秋季节流行。临床上以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为多见。其特征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和贫血等,其中恶性疟发作时,若见神昏、谵语、抽搐及精神失常,称"脑型疟疾",病情多凶险。
1.艾炷灸
(1)主穴∶大椎、内关、神阙、完骨。配穴∶陶道、间使、身柱、脾俞、章门、公孙等。每次选用1~2个穴位,每穴每次灸3~5壮(小艾炷),于发病前1~2小时施灸。灸后若起泡,谨防感染。(田从豁,臧俊岐.中国灸法集粹.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朱复林报道,应用艾炷着肤灸治疗疟疾43列(多为间日疟),取穴大椎,每次施灸3壮,全组病均获治愈,治疗次数平均为3~4次。凡经灸治后,除了自觉症状消失外,并通过化验证实,疟原虫由阳性转为阴性者,方为治愈。
病案举例∶顾某,女,56岁。自诉患疟疾5年,每年春季、秋初均要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月余,方能
上,曾经多方治疗,未见效果。就诊时发病已有4天,间日往来寒热,先寒后热,汗出热退,头经常昏痛,面色微*而滞,脉弦数,舌苔淡*,舌中间有裂纹,色红。经化验有间日疟原虫,当即施以直接灸法,灸大椎穴3小壮,嘱其隔日再灸。复诊时,自诉当期未发,故宗前法施灸,并嘱其2次复诊,复诊仍未发作,并作2次血检,均未发现疟原虫。患者自诉身体无任何不适。以后经通信联系,3年余未发。(朱复林.艾灸法治疗遗尿与疟疾疗效观察.江苏中医,,(10)∶20)
2.非艾负
(1)马齿苋敷灸∶陈氏应用马齿览敷灸治疗疟疾50例,其中学龄前儿童占70%,学龄儿童占22%,成人占8%(孕妇3人)。除合并症外,只须灸治1次,临床症状即可消失,退热为缓慢下降的特点,基本不出大汗。临床上有典型疟疾症状、血检疟原虫阳性者,或临床症状不典型按其他疾病治疗无效者,有怀疑疟疾者,均可应用该法。通过作者观察认为,马齿苋敷灸无不良反应,敷药超过24小时者,局部皮肤可出现充血或疱疹,不须处理可自愈。病案举例∶王某,男性,34岁,中学教师。隔日1次寒战,发热39.7℃,历经4小时,出汗后体温降至正常。体检∶贫血面容,心肺正常,肝大约cm,质软。脾大约2cm,质中等。血检∶白细胞总数/mm3,中性69%,淋巴31%,疟原虫(+)。介绍患者用马齿苋外敷,第1次用白糖代替红糖配方,敷于内关24小时无效,第2次改用红糖安上法,1次即愈,1年余未复发。(陈飞.马齿苋外敷内关穴治疗疟疾新中医,,(8)∶23)
2)二甘散敷灸∶取甘遂、甘草各等分,研细混匀,收贮瓶中备用。施灸时取二甘散0.5~1g,用棉花包裹呈球状,敷置于神阙穴中,外以胶布固定,四周粘紧。于发病前3小时敷药,每次敷灸1~2天。若用于预防,则不拘时间将药敷于神阙穴即可。
(3)巴豆霜敷灸∶取巴豆霜、雄*各等分,研细混匀,收贮瓶中备用。于发作前5~6小时,取绿豆大药面,放在1.5cm方胶布中心,敷贴于患者两耳后的乳突部(相当于完骨穴处),敷灸7~8小时后取下。
(4)巴豆仁饼敷灸∶取巴豆仁10粒,天南星5g,共研细末,加入少量白面粉,水调和,制成直径2cm、厚约2mm的图形小饼。于发病前2小时,将药饼敷贴在大椎穴上,胶布固定即可。每次敷灸4~6小时取下,隔日可敷贴陶道穴。
(5)白胡椒丸敷灸∶取白胡椒、附子、肉桂各等分,上药共研细末,加水调和制成小丸如梧桐子大,晾干,密贮备用。于发病前2~3小时,将药丸放在穴位上(内关或陶道),再压1枚2分硬币或其他硬物,然后用胶布固定即可。每日敷灸1次。
)白胡椒敷灸∶取白胡椒适量,研为极细末,贮瓶密封备用。于发病前1~2小时,取药末0.5g放在大椎穴处,外以方胶布固定即可。每次敷灸24小时,每日换药1次。
(7)毛莨叶敷灸∶取新鲜的毛莨叶3~5片,捣烂如泥,于发病前2~4小时贴敷于内关或大椎穴使之起泡,每日敷灸1次。
(田从豁,臧俊岐.中国灸法集粹.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伤于暑湿,并感受疫病之气,邪留少阳,致营卫失和,寒热交作而发病。自《素问·刺疟篇》专门提出论述以来,历代医家对疟疾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分型等,都有较详细的观察和描述,特别在治疗方面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药物和方法。灸法治疗该病,以通调督脉、和解少阳为主,施灸时多取督脉、少阳经、任脉、厥阴经腧穴。
(2)灸法治疗疟疾近期疗效好,一般灸治1~2次即可控制发作,多灸几次疟原虫可消失。对间日疟多数能够治愈。对于重症疟疾或恶性疟疾的凶险发作,必须密切观察,除施以灸法治疗外,必要时还要及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0.单纯性肥胖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1.糖尿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2.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3.肝硬化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4.脂肪肝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5.*疸症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6.1.乙型病*性肝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6.2乙型病*性肝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7.血吸虫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8.白血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9.运动性贫血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0.白细胞减少症1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0.白细胞减少症2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1.再生障碍性贫血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2.1.眩晕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2.2.眩晕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3.1.失眠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3.2.失眠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4.休克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5.1.硬皮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5.2.硬皮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6.风湿性关节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7类风湿性关节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7类风湿性关节炎2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8.美尼尔综合征1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8.美尼尔综合征2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9.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0.1.尿失禁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0.2.尿失禁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1.肾病综合征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1.2.肾病综合征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2.1.慢性肾功能衰竭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2.2.慢性肾功能衰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