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1:种子的旅行
或许你已经认识了松鼠爱吃的南酸枣
捡拾过秋日植物园里的橡果
甚至听说过西湖边松鼠调查的感人事迹
但你可能还没探究过松鼠藏冬粮的背后
关于种子的故事
种子是植物繁殖后代的重要载体是很多小动物们充饥的重要食物来源也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药用食用价值然而关于种子的秘密你又了解多少呢?每一颗种子在履行自身使命之前
都要历经一段妙趣横生或艰难险阻的旅途
让我们一起跟着种子去旅行
看看种子是带着怎样的智慧
破除万难落地生根
认识种子是如何与松鼠达成合作
互帮互助各取所需
学习种子
是怎么借助鸟类完成自身更伟大的追求
这一次的课程里我们通过“松鼠藏冬粮”和“种子的旅行游戏”认识不同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在“松鼠找冬粮”和“种子的传播”体验里学习种子的生存技能与传播智慧进一步认识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依赖引发对人与生态环境命运共同体的思考1
活动时间:1月16日周六10:00-11:30
活动地点:桃源里自然中心(杭州植物园内)
活动对象:小学2-6年级
主带老师:山茶
优秀绿马甲志愿者,已在杭州开展多场自然教育活动,上课亲和力强,广受小朋友喜爱。课程2:树朋友的礼物
丧失听力的贝多芬创作了《第九交响曲》
因意外失明的海伦·凯勒写出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伟大著作
盲人阿炳用二胡演绎千古绝唱“二泉映月”
这些我们以为的不可能都成了可能
可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不应受单一的感官限制
单一的感官体验习惯
往往会限制我们对事物的多维度认知
比如
我们习惯于看见树木春天抽叶秋天落叶
却忽视了树叶的形状、质感、气味
我们习惯于听闻公园里的鸟语花香
却没留意哼着曲儿的鸟儿
有着什么颜色的羽毛
飘香的花儿是有着几片花瓣
单一的感官体验会局限我们的认知
会错失进一步发现美好的机会
所以喊上你的伙伴们一起来植物园让我们一起练习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在这一次的课程里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树朋友”游戏打破我们惯有的单一感官体验习惯用视觉之外的多感官来重新认识一棵树在“伙伴的变化”和“叶子复原”活动体验中练习我们的眼力和特征识别能力通过重新认识树朋友和共创礼物的过程2
活动时间:1月16日周六14:00-15:30
活动地点:桃源里自然中心(杭州植物园内)
活动对象:小学2-6年级
主带老师:榕树
绿马甲志愿者,已在杭州开展多场自然教育活动,上课亲和力强,广受小朋友喜爱。
课程3:鸟儿茶话会
鸟儿在扎堆聊天,嬉戏追逐,还有喀嚓喀嚓,噼噼啪啪嗑瓜子、剥坚果的声音。难道鸟儿也在开茶话会它们又有哪些有趣的行为?如果我们想要观察一只鸟,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与身边的鸟儿相处?本周日上午,一起跟着浙江科普游子的老师,进行一场关于鸟儿的茶话会活动包括室内外两部分,有望远镜的伙伴请带上自己的望远镜
3
活动时间:1月17日周日10:00-11:30
活动地点:桃源里自然中心(杭州植物园内)
活动对象:2年级及以上
主带老师:麻雀
观鸟三十余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浙江野鸟会资深会员,杭州市小学生观鸟比赛中担任裁判。常年担任杭州市多所小学爱鸟俱乐部的校外辅导老师。善于引导孩子,潜移默化,让孩子真正走进鸟的世界。??????
课程4:大树越冬的秘密
现在我们在公园里、马路边,可能会发现路边的不少树干,被园林工人们刷成了"小白脸"。为什么要给它们刷成白色,而不是其它颜色?一米高左右的白石灰,
对大树越冬到底有什么作用?
除了刷白石灰,
大树越冬还有哪些有效办法?
听说,大树自己也有进化出不同方式的御寒神功。另外,还有不少小动物将大树视为绝佳的避寒之所,这些小动物们又是谁,藏身何处?这个周日,来杭州植物园玩耍,我们一起去发现~4
活动时间:1月17日周日14:00-15:30
活动地点:桃源里自然中心(杭州植物园内)
活动对象:小学2-6年级
主带老师:梧桐
浙江科普游子自然讲师,博物爱好者,浙大农学硕士,LNT种子讲师,熟识植物。提倡人与自然和平相处、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的生命规律。报名须知请珍惜公益课程名额,仔细阅读如下报名须知:
1、用支付宝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