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葵,这一中药材,在民间有着多个别名,如天葵子、千年老鼠屎、老鼠屎以及蛇不见等。它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根长度约为至2.5厘米,直径3至6毫米,外皮呈现棕黑色。茎的高度在0至32厘米之间,覆盖着疏柔毛。天葵的基生叶丛生,形成一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形状多样,包括扇状菱形、倒卵状菱形等,长度在6至25毫米之间,宽度至2.8厘米,边缘具有不规则的粗齿。叶片颜色上绿下淡,或带淡紫色,无毛。叶柄的长度在3至2厘米之间,基部呈鞘状。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尺寸略小。
天葵的花序上通常有2朵或数朵花,萼片5片,呈白色或稍带淡紫色,花瓣状,狭椭圆形,长度4至6毫米。花瓣5片,形状似匙形,长度2.5至3.5毫米,基部囊状。雄蕊数量在8至4枚之间,花药为椭圆形。同时存在退化雄蕊2枚,为白膜质,细小且呈狭叶针形。心皮数量为3至5个,花柱较短。果实类型未知,但花期和果期分别在3至4月和4至5月。科属:毛茛科天葵属分布区域:生长在疏林下、草丛、沟边路旁或山谷地等阴凉湿润的环境中。采集时间:块根的采集时间为2月至5月。归经:主要归入肝、胃经、脾、膀胱经。
性味与功效:天葵性寒,口感酸苦,并带有一定的毒性。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止血散瘀以及生肌止痛的广泛功效。在中医临床上,天葵常用于治疗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伤等症状,同时也能改善小便不利、热淋砂淋、跌打损伤和痔疮等问题。此外,它还可用于治疗内外伤出血、刀枪伤和烫伤等创伤。
用法用量:内服时,通常采用煎汤的方式,用量为9至5克。对于外部创伤,可以直接将天葵捣敷于患处。
应用举例:对于瘰疬的治疗,可以将天葵的块根与海藻、海带、昆布、贝母、桔梗以及海螵蛸等药材一起细末,再以酒糊为丸,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70丸,饭后以温酒送服,可有效缓解瘰疬症状。2.诸疝初起,伴有寒热、疼痛,并可能发展为囊痈者,可取全草20克,与荔枝核十四枚、小茴香6克一同蒸煮,频服。(《经验集》)3.毒蛇咬伤时,可用鲜全草捣烂后外敷伤处,药干后需及时更换。此外,块根6克捣烂后外敷,每日更换一次,也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湖南药物志》和《贵阳民间药草》)4.痈疽肿毒的治疗,可选用鲜块根适量捣烂外敷,或与适量蜂蜜调成糊膏后外敷患处。先用温盐水冲洗患处并拭干,再敷上药膏。(《江西草药》和《中药大辞典》)5.对于瘰疬和乳癌的治疗,可取块根.5克,与象贝6~9克、煅牡蛎9~2克、甘草3克一同煎服数次。(《浙江民间草药》)6.肺痨患者可用块根20克与猪肚同煮,煮烂后去渣吃肉,连续食用三只。(《贵阳民间药草》)7.虚咳和化痰时,可用块根9克炖肉后食用。(《贵阳民间药草》)8.胃热气痛可用块根6克捣烂后开水吞服。(《贵阳民间药草》)9.母猪疯和羊痫疯患者,可在发病前用块根5~7颗研成细末,以烧酒吞服,连续服用三至五剂。(《贵阳民间药草》)0.小儿惊风时,可用块根.5克研末后开水吞服,或取块根3~6克水煎后服用。(《贵州草药》和《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外痔患者可用适量块根磨桐油后搽患处,如有漏管则用5克捣烂后外敷。(《贵州草药》)2.骨折治疗时,可取块根、桑白皮、水冬瓜皮、玉枇杷各30克捣烂后包患处,同时用30克块根泡酒克后每次服药酒5克。(《贵州草药》)3.眼翳患者可用五个块根捣取汁液后合人乳点眼。(《贵阳民间药草》)4.淋巴结核、肺结核和肾结核患者可用块根2克与萝藦藤5克一同水煎服。如尿频则加金樱子根30克,如血尿则加大蓟根30克。(《浙江民间常用草药》)5.乳腺炎治疗时,可取块根9克与犁头草全草5克、蒲公英全草30克、金银花5克、野菊花5克一同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6.败血症患者可用块根5克与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或匍伏蓳各30克一同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7.缩阴症治疗时,可用块根5克煮鸡蛋后食用。(《湖南药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