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这一《中华草本》所收录的草药,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备受瞩目。它来源于双子叶植物旋花科,包括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植物的种子,均被广泛用于草药领域。菟丝子内富含糖甙、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A类物质等多种成分,使得它具有补肝肾、益精髓、养肌强阴、坚筋骨、益气力以及健体增肥等多重功效。对于因下元不足而导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齿牙动摇等病症,菟丝子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它也是美容方剂中不可或缺的珍品。《本草正义》中更是赞誉菟丝子为养阴通络的佳品,能够去除面部瑕疵,并具有柔润肌肤的效用。菟丝子,这一多功能的草药,拥有多个别名,如吐丝子、菟丝实、无娘藤等。其药用价值广泛,能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并止泻。对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菟丝子均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此外,它还能用于治疗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以及脾肾虚泻等病症。值得一提的是,菟丝子甚至能外治白癜风,展现出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性甘,温。主要归属于肝、肾、脾经。
在配伍药方中,菟丝子有多种应用:若需补肾气、壮阳道、提精神并舒缓腰脚,可以尝试制作菟丝子丸。将一斤菟丝子淘净后酒煮,捣成饼并烘干,再与制附子四两混合制成细末,以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
对于腰痛的治疗,可以使用菟丝子与杜仲的组合。先将菟丝子酒浸,再与去皮炒断丝的杜仲一同研成细末,加入山药糊制成丸剂,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盐酒或盐汤送服。
若丈夫出现腰膝积冷痛或麻木无力,可以尝试使用菟丝子与牛膝的配伍。将两者一同酒浸五日并晒干,然后研成细末,以原浸酒加入少量醇酒作糊,制成丸剂,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时用酒送服。
对于腰膝风冷的治疗以及改善肤色、明目,可以持续用酒浸泡菟丝子,沥出并晒干后重复此过程,直至捣细成末。每次服用二钱,以温酒调下,一日三次,并搭配少量水饭食用。
若因劳伤导致肝气不足、视力模糊,可以制作菟丝子丸进行调理。将二两菟丝子酒浸三日并晒干,研成细末后以鸡子白和丸,制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时以温酒送服。若需治疗膏淋,可尝试以下药方:取菟丝子(经过酒浸、蒸煮、捣碎并焙干)与桑螵蛸(炙制)各半两,再加入泽泻一分。将这些药材细磨成末,用炼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时用清米饮送服。(此药方源自《奇效良方》中的菟丝丸)
对于小便赤浊的问题,同时伴有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及头晕怔忡等症状,可以尝试以下药方:将菟丝子与麦门冬等量配伍。将二者细磨成末,以蜜制成梧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七十丸,用盐汤送服。(此药方源自《纲目》)
若因心气不足、思虑过度或肾经虚损导致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以及梦寐频泄等问题,推荐使用以下药方:取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以及去壳的石莲子二两。将这些药材细磨成末,以酒煮糊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时用盐汤送服。此药方常服可镇益心神、补虚养血并清小便。(此药方源自《局方》中的茯菟丸)
针对小便多或不禁的问题,可尝试以下药方:取菟丝子(经过酒蒸)、桑螵蛸(经过酒炙)各适量,再加入牡蛎(煅制)、肉苁蓉(酒润)、附子(炮制去皮脐)、五味子及鸡膍胵(微炙)和鹿茸(酒炙)。将这些药材细磨成末,以酒糊制成如梧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七十丸,食前用盐酒送服。(此药方源自《世医得效方》中的菟丝子丸)
若因脾元不足导致饮食减少、大便不实等问题,推荐使用以下药方:取菟丝子四两,与黄耆、白术(土拌炒)、人参、木香各一两,以及补骨脂、小茴香各八钱配伍。用饧糖制成丸剂。早晚各服三钱,用汤或酒送服。(此药方源自《方脉正宗》)
使用菟丝子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在加工过程中,不宜过度淘洗,而应采用筛、飓等方法,同时在制饼时需注意煮沸后用文火并不断翻铲,以防焦巴。阴虚火旺者应避免使用菟丝子。在使用菟丝子时,应遵循医嘱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