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凌姝燕
披上衣裳,戴顶草帽,手持迎风“哗啦”作响的竹旗杆……曾经遍布田间地头的驱鸟稻草人,已成为很多人的乡愁。不过,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稻草人又再现我市乡村。
近日,家住海宁硖石街道的市民王宜在驱车经过桐九公路时,被一侧农田里形态各异的稻草人吸引住了,他停下车来,向本报“爱报料”平台上传照片。“田地里有稻草人。”王宜惊喜道。
循着线索,记者在斜桥镇仲乐村找到了这些逼真有趣的稻草人,只见它们或是播种的“老妇”,或是锄地的“老农”,或是耕田的“稻牛”,姿态不一,栩栩如生,而且大小与实物几乎相等。
“每次经过时,我都在想,一定要带孩子来看看稻草人,这次终于有空了。”市民施霞娟说。话还未说完,她的女儿就迫不及待地向稻草制作而成的“稻牛”跑过去。
“这些稻草人自今年1月起就摆在这儿了,总共有十几个。两个月来,颇受村民和路人的欢迎。”仲乐村党总支书记陈飞告诉记者,稻草人“走红”在他的意料之中。
据了解,稻草人所在的亩农田原是高低不平的闲置宅基地,仲乐村把它规划成了油菜田。“如今,成片的油菜田已经很少见了。每每听说有人要去婺源、瑞安看油菜花,我就想,为什么不能在自己家门口看?”陈飞说。于是,村里决定种上油菜,春天时它是观赏花海,丰收时它又是经济农田。
这是“美丽经济”的一种,也是仲乐村向品质乡村进发的其中一步。
考虑到单种油菜较为单调,仲乐村又借鉴其他村的成功经验,组织有柴草制作手艺的老匠人,学起了稻草人捆扎。如今,活灵活现的稻草人出现在油菜田里,成了仲乐村的新景观。
稻草人“住”进油菜田后,等公交车的人们会把镜头对准它们,在手机里留下值得回味的照片;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居民好奇地走近,低头在稻草人耳边细语……
“村民们还建议,以后在油菜田附近再种上成片的向日葵和小麦呢!”陈飞介绍道,这几天,村里还在油菜田里搭建起了风车,挖起了小池塘,“过不了多久,油菜花就要盛开了,希望可以让人们看到一个更好的‘美丽仲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