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中国县域经济报
TUhjnbcbe - 2024/7/8 16:57:00
济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319054.html

华灯初上,可克达拉市流光溢彩,整个城市回荡着那首著名的歌曲《草原之夜》,让人不禁想要了解这首歌和这座城有着怎样的联系。

在可克达拉规划馆,记者得到了答案。《草原之夜》诞生于年,当时为了拍摄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纪录片《绿色原野》,导演张加毅漫步在可克达拉草原上。一位怀抱冬不拉的哈萨克族青年,用歌声诉说着自己在劳模表彰会上认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但因为没有邮递员传递情书,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见到她。这个故事让张加毅激动万分,迅速写出歌词,再由田歌作曲。一首享誉世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东方小夜曲”的经典就这样诞生了。可克达拉,随着歌声走进了全世界人们的心中。

60多年过去了,当年歌中所唱的可克达拉到底成了什么模样?小暑时节,记者在歌声的陪伴下走进四师可克达拉市,了解可克达拉。

红色基因融入屯垦新城

“可克达拉”意为绿色的原野,位于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可克达拉市于年4月12日挂牌成立,是兵团第八座城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活力迸发,而城市不同区域的雕塑也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的前身是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等部队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十五师,这支部队曾参加过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南泥湾大生产、南下北返、中原突围、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身经百战,历尽艰辛,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新疆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五军十五师全体官兵集体转业,在塞外边陲伊犁河谷屯垦戍边,成为伊犁垦区的先驱者、创建四师的开拓者。

67年来,四师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弘扬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和胡杨精神,始终牢记和忠实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在亘古荒原上浇灌出片片绿洲,建设出一座现代化新城,为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社会稳定、发展边疆经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三五”时期,四师可克达拉市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38亿元增长到年的.55亿元,年均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7:46:27调整到26:31.8:42.2。年,城镇居民和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2%和9.4%。年,该师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师市”。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来到可克达拉市天山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占地多亩、气势恢宏的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金碧辉煌的园区大门、“翼”字形技术研发楼、“酒海”型的酒文化馆与绿树繁花相印成趣,成为了可克达拉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者在该公司文化展馆中看到,上个世纪50年代,伊力特前辈在艰苦的条件下烧出第一锅酒,从此酒香便伴着红色基因和英雄精神代代传承,伊力特从无到有,奋发开拓,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英雄路。如今,伊力特不仅是19家白酒上市公司之一,同时也是新疆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

为突破传统制约并实现高质量发展,伊力特探索出“酒旅融合”的方式以彰显品牌价值。根据四师可克达拉市整体规划,投资13亿元,历时2年建成的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是以4A级标准打造,集白酒生产、技术研发、文化展示、工艺体验、庄园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业旅游园区,已经成为了游客打卡的“网红地”。“建设产业园是伊力特后发赶超的历史起点、二次创业的全新起跑线。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开篇和建党周年的节点,伊力特将以国家名酒企业为发展标杆,实行转型升级。”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智表示。

在可克达拉这片热土上,不仅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壮大“走出去”,还苦练内功,栽下梧桐,吸引区外优质企业落户。

6月28日,北清通航四师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这是国内首个集无人机攻防实验室、无人机工程师学院、无人机产业园于一体的无人机产学研项目,涵盖无人机应用科研、生产制造、教育培训等核心内容,致力于打造以科研带动教育、以教育支撑产业的三位一体的可克达拉无人机特色产业,建成全国示范性产学研一体化无人机特色产业基地。

“此项目从考察到签约再到落户开工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源于四师可克达拉市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北清通航科技新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郭佳伟说,可克达拉工业园管委会全心全意为项目建设服务,协助企业解决了建设规划审批、员工防疫、配套资金等问题,保证了项目建设实施进度。据介绍,该产业园将于年12月投产,预计年产值4.5亿元,纳税额不少于万元。

目前,四师可克达拉市拥有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可克达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白酒、葡萄酒、电力、建材、香料、物流等为主的产业体系。

立足优势打造现代农业的靓丽名片

走进四师六十八团一连水稻示范田,成片的水稻绿油油的,在风中摇曳着身姿,田头装有的极飞智能监测设备,让职工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水稻的生长情况。“只需要下载一个极飞稻草人APP,通过手机就可以查看自家水稻地土壤含水量、土壤湿度和酸碱度等信息,实现墒情(旱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等功能,最终达到精耕细作、准确施肥、合理灌溉的目的。”可克达拉市长丰供销合作社主任陈新民介绍说。

陈新民告诉记者:“智慧农业的推广,也得益于可克达拉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六十八团正在建设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进行智慧农业试点,打造现代先进农业生产机制。”如今,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引导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民兵、职工三位一体机制,在市场引导机制下,实现了规模效应。

近年来,六十八团不断调优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做大、做强、做优“伊香”米业,已成为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支柱产业。在水稻示范田的旁边还建起了长丰稻作文化展览景区,在景区展览馆可以了解到六十八团从一个盐碱肆虐和戈壁荒漠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国家水稻公园。

年,六十八团被中国农业部评定为“中国美丽田园——稻田景观”;年—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年六十八团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伊香米业”生产的“伊香”牌大米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生产的有机大米获得欧盟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同时,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六十八团,也成了四师可克达拉的一张绿色的名片。

在七十团的伊帕尔汗薰衣草4A级景区里,游客或是徜徉在紫色的薰衣草花海里拍照、或是在产品展示馆里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薰衣草系列产品。第四师素有“中国薰衣草之乡”的美誉,薰衣草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95%。这紫色的“精灵”不仅让伊犁河谷的旅游业大放异彩,更为整个中国的化妆品行业注入了浪漫的色调。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伊帕尔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以天然香料为核心,集产地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聚焦以薰衣草为主的植物精油、护肤品业务全产业链发展的香料企业。年,被国家评为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单位和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园区。

在“中国品牌日”活动里,新疆伊帕尔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成为中国薰衣草原产地的“美丽名片”。伊帕尔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良波说:“我们将在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和服务上下功夫,使伊帕尔汗的品牌更响亮、市场更广阔、效益更优化。”目前,伊帕尔汗公司已完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启以高科技产品研发为支撑的新发展路径,全力打造集产、研、康、游于一体的薰衣草文化产业园,助力可克达拉文化旅游之城和绿色生态之城的建设。

如今,可克达拉真的改变了模样!她完成了屯垦戍边到建城戍边的华丽转身。“曾经的荒滩,现在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活力迸发的屯垦新城,我为可克达拉骄傲!”参与可克达拉建设、见证可克达拉发展的92岁的老军垦闫欣秋感慨地说。(记者查燕荣通讯员刘亚红赵爽)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