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寒假试卷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试卷及答案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久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62961.html

↑↑↑戳上面的蓝字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2.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了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梧桐树的孤独和深院的秋景,只是为了渲染清秋清冷的气氛。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离愁形象地表达出来。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二)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则有去国怀乡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而乐耶
  
  而不知人之乐

B.则有心旷神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 

D.多会于此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B.“*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绩的充分肯定。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非常豁达,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分)译文: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分)译文:

(三)牛角挂书

密①以薄鞯②乘牛,挂《汉书》一帙③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④蹑⑤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⑥纳。

①密:李密,隋末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后投农民起义*瓦岗*,成为首领。②鞯:衬托马鞍的垫子③帙:书套,指书卷④按辔:按捺住马鞍⑤蹑:追随⑥结:结交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空1分,共2分)

(1)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 适:(2)按辔蹑其后
  其: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译:

19.文中的李密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内容谈谈。

四、默写(共10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志在千里。(《龟虽寿》)

⑵忽如一夜春风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⑶《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传达真正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

⑷完整默写晏殊的《浣溪沙》:

,。?

,。 。

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

21.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县有关部门于今年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开展以后,司机们逐渐有意识地礼让斑马线。但有时也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行人在司机停车礼让时,慢慢悠悠地穿过马路,还边走边互相传递手机看,甚至互相追逐打闹。对此,你怎么看?请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4分)

(2)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关于“礼让”的故事,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60字以内。(3分)

(3)下面是活动中备选的一副对联,只有上联,需续写下联。(1分)

上联:斑马线前展文明

下联: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都是英雄?

①那天晚上,钟仁为了救一个横穿马路的老人,被一辆疾驰的卡车撞飞,失去了右腿。钟仁一夜之间成了英雄,可妈妈却老泪纵横:“你还不到30岁,为了一个60多岁的老头,值吗?”

②虽然失去一条腿让钟仁痛不欲生,他再不能像以前一样东奔西走跑销售,可钟仁认为救下一命还是值得的。但让他耿耿于怀的是,那个被救的老人从出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目击者说,那个老人60多岁,可是当时天黑,谁也没看清他的模样,再加上大家都忙着救钟仁,他就不声不响地从众人眼前消失了。

③一个月过去了,老人还是没有露面。妈妈气愤地说:“要想道谢早就谢了,估计他再也不会站出来了!”

④可事情却出现了转机。那天下午,一位拎着保健品的老者敲开了家门:“我姓程,我就是你救下的那个人……谢谢你,孩子,让你受委屈了!我担心太多——一直不敢来看你。”

⑤钟仁理解程大爷的苦衷:程大爷有他的顾虑,今天他能出现在这儿,就说明我没白救他一回。钟仁需要的只是那声感谢。不想,妈妈却一下哭了出来:“这么年轻就没了一条腿,以后日子可怎么过?要是你儿子,你心不心疼?”程大爷低下了头,钟仁看到两颗大大的水滴落到了老人的手背上,心里一暖。

⑥“孩子,都是我的错。”程大爷抬起头,递来一张银行卡,“这是我所有的积蓄,6万元,给你。”钟仁心里又是一暖,妈妈的脸色也明显缓和多了。钟仁没有接钱,一个老人攒钱不容易,况且社会捐款已经不少。争执中,还是妈妈把银行卡放进程大爷的兜里:“今天您能来,我们就知足了。如果有空,就常来看看钟仁吧。”

⑦从此,程大爷几乎每天都会来看钟仁,陪他聊天、下棋。在他的帮助下,钟仁做起了网购,身体也康复得很好。当记者再来采访时,善良的钟仁让记者只报道了被救老人知恩图报的新闻,隐去了姓名。

⑧一切很圆满,直到有一天,门铃再次响起。一个同程大爷年龄相仿的老人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对不起呀,孩子,我才是那个被你救了的人,是我自私,今天我是特意来向你道谢的!”

⑨钟仁彻底愣住了,他的嘴张得像箱子口那么大,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开始没人承认,现在却又多出了一个。老人见状,便讲起了当日的情形。他姓杜,刚刚退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那天晚上过马路时分了神,多亏钟仁出手相救才躲过一劫。本医院,可他怕钟仁就此讹他的钱,便趁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溜回了家。其实他的心一直悬着,可又鼓不足勇气去承认,直到看到那篇报道。他不知道程大爷是出于什么目的,可程大爷的行为却让杜大爷最终下定决心来到钟仁家道歉。

⑩疑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程大爷身上:“您到底是谁?”

?程大爷思考良久,说:“孩子,你能陪我下盘棋吗?”当钟仁吃了程大爷手里最后一颗棋子时,程大爷已泪流满面:十年前,程大爷的儿子刚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一天晚上,他刚和程大爷杀了一盘棋,接到同学电话便出了门。路上,当他看到三名男子劫持一个女孩便出手相救,最后倒在歹徒的刀下。程大爷没想到那是他和儿子的最后一盘棋。虽说后来儿子被授予了“见义勇为”的英雄称号,可程大爷始终不能释怀,因为那个被救的女孩一直没有露面说过一句谢谢。

?“其实,只要她打来一个电话我就安慰了,就算是给地下的儿子一个交代。”可这个电话成了程大爷最漫长的等待。

?“我确实骗了你,你救的不是我,我也根本不认识你,但我懂得你的感受。你那么年轻,我想让你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因为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帮你就是帮我自己。当你释然的时候,我也一样。”

22.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情节。(3分)

钟仁失腿救老人→A→B→杜大爷登门道歉→C

23.第①段和第?段分别写了钟仁妈妈和程大爷流泪的细节。请结合文段的具体描写,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他们流泪的原因。(2分)

(1)钟仁妈妈老泪纵横的原因2)程大爷泪流满面的原因/p>

24.句子赏析。(5分)

(1)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第?段中“因为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句子中“熟悉的陌生人”这一说法,你是如何理解?(2分)

25.本文标题“都是英雄”,你认为文中哪些人是英雄?并说出他们感人的事迹。(2分)

七、作文(50分)

26.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年刚刚过去,这一年你是否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有哪些值得感动的人和事?有哪些值得分享的幸福和欢乐?有哪些需要好好排解的懊悔和痛苦……

请以“让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字。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A(“翘”应读为qiáo)

2.A(B该——赅;C僻——辟;D沌——钝)

3.D(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用在这里形容游人拍照不合适。)

4.C(A项缺少宾语,在“名著”后面补上“的习惯”;B项表意不明,可把“他”去掉;D项两个分句同一主语,关联词“不仅”应该放在“我们”的后面)

5.D(A项说话太直接,不够委婉;B项家父是谦词,不能用来称呼对方的父亲;C项说话得罪了已经来的客人。)

6.A(根据语句间内容的逻辑对应关系来判断作答。)

7.D(纪传体而不是编年体)

8.B(①是小人国而非大人国;②三种颜色的丝线不是比赛绳技的赏赐。)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9.C(应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

10.B(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11.C(墨西哥人是在每逢佳节或贵宾来临才给客人或长辈馈赠绣球。)

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

12.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况秋景。很明显这个“只是”有错误。这句不只是这满院清秋冷景,更有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

13.B(A项嘱咐/类;B项离开;C项看/景象;D项日光/景色)

14.B(A项副词,才/却,表转折;B项就,副词;C项因为,连词/介词,用;D项在,介词/到,介词)

15.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不是没有悲喜之情。所以C项错误。)

16.(1)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吧?(2分)

(2)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2分)

17.(1)正好,恰逢(2)他,指李密

18.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1分)不是你们这一辈所具有的。(1分)

19.(1)勤奋好学,从“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可以看出。(1分)

 (2)谦虚有礼,从文中“密识素,下拜”可以看出。(1分)

参考译文: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一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⑴老骥伏枥
  ⑵千树万树梨花开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⑷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五、综合性学习(8分)

21.行人的表现不对;(1分)在斑马线上“散步”或追逐打闹不仅是不文明、不安全的交通行为,还有可能阻碍交通,甚至导致车祸的发生;(2分)行人在斑马线上应快速通行,让交通更顺畅。(1分)

(2)孔融四岁时,和哥哥们一起吃梨,父亲拣了一个最大的梨给他,他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因版本多,意对即可。)(3分)

(3)礼让路上树新风(1分)(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内容相关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22.A:被救老人消失B:程大爷登门致谢C:程大爷说出真相(每空1分,意对即可。)

23.(1)儿子为救横过马路的老人,被卡车撞飞失去了右腿。(1分)

(2)儿子为救一个被劫持的女孩,最后倒在歹徒的刀下。(1分)

24.(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钟仁张大的嘴比喻成箱子口,瞪着的眼睛比喻成铜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看到杜大爷时呆愣的样子,(1分)表现出他十分惊讶的心里。(1分)(意近即可)

(2)“熟悉”是指“程大爷几乎每天都会来看钟仁,陪他聊天、下棋。”他们之间相处日久,十分熟悉(或:程大爷儿子救了人,但被救的人一直不出现,这个和钟仁救了老人,老人一直不出现的情况一样,相同的遭遇,使得程大爷更能理解钟仁,更能感同身受,所以说“熟悉”);(1分)“陌生”是指钟仁救的不是程大爷,不知道程大爷的真实身份和状况。(1分)

25.文中的钟仁、程大爷、程大爷的儿子都是英雄;钟仁不顾自身安危,勇救老人,失去了右腿仍善解人意是英雄;(1分)程大爷痛失爱子却心存善良,假冒被救老人帮钟仁走出内心困境是英雄;(1分)程大爷的儿子,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救助被劫持的女孩是英雄;(1分)(写出其中的两个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