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56岁。患乙型肝炎一年。近日自觉口渴喜饮,小便色白,频数量多。尿愈多而渴愈甚,大有饮一溲一之势。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畏寒怕冷,大便干燥,二日一行。经检查血糖mg%,尿糖(+++)。舌红,脉沉细无力。
从医案中看出,患者目前的主要症状为口渴喜饮,小便色白,频数量多,尿愈多而渴愈甚,大有饮一溲一之势,且大便干燥,二日一行。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为消渴之象。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这个条文讲的是,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喝多少尿多少的,就用肾气丸治疗。
消渴分上消、中消、下消,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水消于上,为上消;食谷多而大便坚者,食消于中,为中消;饮水多而小便多者,水消于下,故名下消。上、中二消皆属热,惟有下消寒热兼之,因为肾为水火之脏,所以用肾气丸从阴中温养其阳,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肾阴以藏水,桂枝、附子补肾阳以化生津液,消渴自愈。肾气丸方:干地*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日再服。
结合患者的症状来看,患者既有口渴喜饮、手足心热、舌红等肾水不足心火太过之象,又有畏寒怕冷、小便色白、脉沉细无力之肾气不足之象,与肾气丸证相符。若患者只是口渴喜饮、口干舌燥,且汗自出、恶热,又无任何寒象,则是白虎加人参汤证了。《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为消渴病之下消证,为肾中阴阳两虚,气化无权,津液不化之证。治以补肾温阳化气为法:附子4克,桂枝4克,熟地3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参10克。医嘱:控制饮食及糖类食品。服药七剂,小便次数明显减少。照原方加减又进三十余剂,则渴止、小便正常,诸症随之而愈。查血糖mg%,尿糖(-),转方调治肝病。
此医案中医生开出的也是肾气丸。
以上医案原文选自《刘渡舟验案精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