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条☆☆☆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注:
《注解伤寒论》
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虽厥而烦,吐蛔已则静,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患脏寒胃虚,蛔动上膈,闻食臭出,因而吐蛔,与乌梅丸,温脏安虫。
肺主气,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乌梅之酸,以收肺气;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之甘,以缓脾气;寒淫于内,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当归、桂、椒、细辛之辛,以润内寒;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姜、附之辛热,以胜寒;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连、*柏之苦,以安蛔。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蛔厥病的证治。
乌梅丸是治蛔厥的。张仲景为了加深人们对蛔厥的了解,采用了脏厥与蛔厥对比的方法。开头就把厥阴的脏厥描述出来,和蛔厥加以鉴别。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这是一段。病的来路是伤寒,脉微而厥反映阳虚而阴盛,所以手足厥冷。到了七八天,寒邪增加,阳气也更虚衰,不但手足厥冷,皮肤都发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躁就是自己躁动不安,无暂安时者,指躁的程度没有片刻安宁的时候。此为脏厥,这个就属于厥阴的脏厥,非蛔厥也。
其人当吐蛔,这一条有两个当字。关于当字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作常字讲,常常,这个人不是得病的时候才吐蛔,过去也经常吐;一个是作应当讲,说是蛔厥,这个人应当吐蛔虫。蛔厥的厥和脏厥的厥不同,脏厥的厥主要在手足的厥逆,蛔厥的厥在吐逆之厥,往上吐得厉害。另外,蛔厥的手脚也有厥逆,但这不是必然的、经常的。结合近代的胆道蛔虫症来看,蛔厥疼得厉害,手足也厥冷,但是主要在吐。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
令,《玉函经》上作今字,赵本上也作今字。
病人有时候烦躁,有时候安静,和脏厥的躁无暂安时者不一样。此为脏寒,这个脏指胃肠。蛔是一种寄生虫,有喜温畏寒的习性,为避寒就温而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须臾就是短暂的时间,时间不长它就止住了,人就不烦了。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如果吃东西又呕,又出现心烦不安,这是蛔闻到食物的味道,又活动起来,所以其人当自吐蛔,人又烦、又呕、又想吐。
针对蛔厥,要用乌梅丸来治疗,这个方子又主久利。
久利就是长久的下利不止。乌梅丸由乌梅三百个,细辛六两,干姜十两,*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蜀椒、桂枝、人参、*柏各六两,共十味药物组成。这个方子以乌梅为主,就叫乌梅丸。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治厥阴病的寒热错杂证,由肝的阳气抑郁到一定的程度,郁积而发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即第一条的证候;另一个是治蛔厥。肝体阴而用阳,肝体阴是说肝藏血,血为阴;用阳指肝主疏泄。它在寒邪的抑郁之下,木火之气上冲,病发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肝体阴不足,所以用乌梅味酸入肝,保肝阴,敛肝气;当归甘润微香,补血养阴,同乌梅一起养肝阴,补肝之体。*连、*柏苦以泄之,泄肝之用。*连、*柏都是苦寒之药,能够泻火,能治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这和少阴病治法不一样。少阴病阳虚绝对没有用苦寒药的,厥阴病可以用,为什么?一个是在肾,一个是在肝。附子、细辛、桂枝都是辛温之药,炮附子补阳而有守,不像生附子补中有发。厥阴病阳气是虚的,桂枝和细辛有散寒作用。附子以补阳,桂枝、细辛以散经中之寒邪,人参补中益气。厥阴病是个寒热错杂证,重点在肝经,所以加一些热药,补阳的,散寒的,兼而有之。
在过去五经病中,从太阳到少阴,药里都没有当归。
只有到了厥阴经,乌梅丸里有当归,下面还有一个当归四逆汤也加上当归了。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因为当归甘润,有点儿香味,能够养血,入肝,所以至厥阴肝经才有这个证药。
我个人认为乌梅丸远远不止于伏蛔、安蛔,还能够杀蛔。蜀椒和细辛通过麻痹而起到杀虫的作用是很显著的,不光是蛔虫,就是地上爬的蜈蚣也有效。据说中医有些救急的方子,譬如蛇入嘴里,尾巴在外头,往外拔不出来,就在蛇尾巴上拉一个口子,撒上花椒,塞进花椒粒,蛇就退出来了。买了好人参后的储藏方法一个是用硫*熏,再有一个就是在周围放上细辛,夏天人参就不生虫子了。现在中西医结合用乌梅丸不那么复杂,大都就用四味药,乌梅、*连、川椒、甘草,治胆道蛔虫,效果挺好的。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苦酒就是醋,用苦酒要泡乌梅一宿。为什么用苦酒?因为乌梅都是干巴在核上头,光有乌梅核,所以必须要用苦酒泡乌梅,这肉就脱下来,才能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了,连饭带药都捣成泥,所以乌梅丸里有饭。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还得放上蜜,杵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空肚子吃,服十丸,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古人说要放饭、放蜂蜜,因为蛔在里面,得给点儿饭、蜜等香甜之品,诱而杀之。饭还可和中养胃气。乌梅丸治厥阴病的寒热错杂之证很好,调理肝胃不和。效果也是挺好的,常用来治疗肝胃不和所致的呕吐、胃痛、下利。
乌梅丸又主久利。乌梅有酸敛的作用,又有附子、人参,所以久利不止,寒热错杂,脏腑冷暖,下焦不约,适合用乌梅丸。
脏厥是指厥阴的脏寒证,阳气将要亡了,所以脉微、厥冷,甚至皮肤发冷,有躁而无烦,这个病是很危险的。蛔厥也烦,但它是有时烦,有时候不烦,蛔厥也手足厥冷,但不是很严重的,主要有呕吐,有吐蛔,同时这个病有一吃东西,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的特点。《伤寒论》蛔闻食臭出这句话给后世治蛔虫病提供了一个治疗的方法,譬如《普济方》治蛔虫的药有的用猪头肉送的,有的用果子送的,有的用点儿香油,这样投其所好,给一些诱饵,蛔才能把药吃下去。
《儒门事亲》里有一个医案,说农村打疯狗,把脑浆喷在树上头。这时候天还很热,有一个妇女有虫病,要回娘家,虫子闹腾,她就走来走去,离这个树就很近了,狗脑叫太阳一晒,就有一种味道,她闻见了很难受,就晕厥了,觉得有个东西在往上爬,叫蛔闻食臭出,爬出一条虫子来,据说还是红色的,就奔狗脑子去了。她赶快起来把虫子踩死。这样的记载很多,古人的治疗是丰富多彩的。
——END——
更多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