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梧桐树下的老房子网红打卡地武康大楼的 [复制链接]

1#

引言·

前不久,一部现象级的沪语电影《爱情神话》走红朋友圈。导演以诙谐幽默的镜头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电影里,梧桐葳蕤的市中心街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隐匿在梧桐树下具有海派风情的建筑也引起了观众的好奇。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探秘这些有故事的老房子吧。

第二站·?武康大楼

喜欢刷社交媒体的小伙伴们一定对武康大楼非常熟悉,作为社交媒体的宠儿,它是网红拍照打卡地,以武康大楼为原型的各类文创衍生品一经问世便成为朋友圈的焦点。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栋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优秀建筑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吧。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大楼,由匈牙利籍设计师邬达克于年主导打样设计。上世纪50年代后,包括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王文娟等一批文艺界名流相继入住,为这栋大楼添就了一番传奇色彩。聂耳更是曾邀王人美在这里试弹《风云儿女》主题曲,即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进行曲》。直到今天,武康大楼仍是一些描写上海的文艺影视作品中代表海派文化的重要地标。

曾入住武康大楼的名人画像

?《-一个历史街区的文化记忆画集》

武康大楼的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底层是欧洲的骑楼样式,骑楼形式为连续券廊。大楼的一、二层是水刷石墙面,三到七层为防火黏土砖,层次分明,装饰丰富,建筑转角处等局部有出挑阳台。第三层有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低调中透露着精致;八层檐部仍为水刷石外墙,立面三段之间有连续长阳台形成明显的腰线。

年,市区两级房屋管理部门启动了武康大楼外立面整治工程。修缮后的武康大楼再次以其厚重的历史风貌展现在人们眼前,将“建筑可阅读”打造成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和上海的“金名片”,她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以及上海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追求与探索,成就了上海这座国际魅力之都的历史底蕴。

来源: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上观号作者:房可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