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梧桐的追寻,源于一个童年的误会。在老家,我曾误以为院子里和田地里随处可见的泡桐树就是梧桐。这种被称为桐树的树种,因喜沙怕淹且生长迅速,在华北平原的黄河两岸被广泛种植。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我逐渐认识到这种树与真正的梧桐并不相同。虽然它们都属于乔木,但泡桐属于玄参科,而梧桐则属于梧桐科。此外,泡桐的树身通体粗糙,缺乏美感,这与我心目中梧桐的形象相去甚远。然而,当我开始接触关于梧桐的诗句时,我逐渐感受到了梧桐的魅力。那些描绘梧桐雨、秋风落叶的诗句,让我对梧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查阅资料,我终于明白了,这种我曾误以为的梧桐,其实是泡桐,与真正的梧桐并无亲缘关系。这让我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更加期待能够真正探寻到梧桐的踪迹与故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家老屋翻建时,那几棵高大的泡桐树被制成新房的梁檩椽条,完成了它们的使命。然而,我儿时对泡桐“冒充”梧桐的误解却一直未能解开。不知何时起,这种曾遍布村庄和田野的树木似乎逐渐减少,如今只能在某些老院里偶尔见到。直到有一次去兰考,我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焦桐”,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时的重要武器。这种树的实用价值由此可见一斑,不仅仅是人民群众对好干部的怀念与热爱,更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尽管如此,我寻找真正梧桐的心结仍然未解。后来,我来到城市,看到了大街两旁伟岸的法国梧桐,繁茂的树冠和枝丫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到了秋天,树叶凋落满地金黄,这不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一叶能知秋”的梧桐树吗?然而,这种法国梧桐并非真正的梧桐。尽管它因其独特的叶子形状而被误称为法国梧桐,但实际上它与中国人的浪漫无关,甚至还代表了一段屈辱的历史。这种树的真正名字是悬铃木,是一种外来物种。尽管如此,它强大的生长能力和硕大茂密的树冠仍让它成为城市绿化的优选,被誉为“行道树之王”。如今,这种树已经遍布大大小小的城市道路两旁。偶然间,我读到了一篇详尽介绍中国梧桐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仅详细阐述了梧桐的科属、生长习性以及种植分布,还对法国梧桐、泡桐等进行了对比,为我们正本清源。原来,梧桐树,又称青桐或桐麻,是原产于中国的梧桐科梧桐属落叶大乔木。其树干高达15至20米,整体呈青色,且表面平滑。这样的梧桐树,以其挺拔的身姿和青色的肌肤,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我仅见过作为绿化点缀的小树,未曾目睹那高入云霄、遮天蔽日的大树。即便是强大的搜索引擎,也难以找到一张令人满意的图片。这样的现状,不禁让人心生向往。
据说,浙江桐乡是梧桐的故乡。我期望在那里,哪怕仅剩下一棵,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神话般的韵味和诗意的魅力。闻韶,原名武韶辉,是南阳师院中文系的毕业生,现在担任基层公职人员,对文学怀有深厚的喜爱。在众多编辑中,我们特别感谢以下编辑人员的辛勤付出:朱何停、付旭红、麻颖华、七月、棠棣、安然、向楠、小敏、寒烟、正午、文波、钓雪以及永旺。他们共同打造了本期的高质量内容。